25省份晒一季度财政账本:重庆增速暂居首位,七省份收入下降

zqdb0db

时间 2024年6月15日 预览 8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9A06RFL00

2024-05-19 20:03·时代财经·发布于广东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李益文
相较GDP等经济数据,各省份对于财政收支数据披露更显谨慎。进入五月,多省份才晒出姗姗来迟的一季度财政数据。
据时代财经统计,截至5月19日已有25省份披露了一季度财政数据。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地方财政收支普遍较为紧张,预算收入分化明显。包括个别经济强省在内,部分省份的预算收入也出现较大降幅,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预算支出增长接近停滞甚至下降。
但与此同时,有另一部分省份的财政收入却实现了“高歌猛进”,个别省份甚至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一季度,重庆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19.6%,增速暂居全国第一。支出方面,天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41.2亿元,同比增长25.7%,同样暂居全国增速第一。
一季度,省份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化明显。(图源:图虫创意)
实际上,2024年一季度,地方财政收支增速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出现较大偏移,省份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出现较为明显分化。而在经济增速换挡、地方债务承压的大背景下,既要保障硬性民生支出,又要应对换挡转型期的收入波动,如何平衡财政收支,考验着地方智慧。
财政收支分化明显
总体来看,一季度地方财政仍能称得上较为平稳。根据财政部国库司数据,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5072亿元,同比增长1%。考虑到去年因退税缓税缓费造成的高基数等影响,这一增速仍相对可观。
不过,具体到省份间,预算收入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根据山西财政厅数据,1-3月份,山西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93.8亿元,比上年减收170.8亿元,下降了16%。
不只山西,还有江西、河北、陕西等七个省份的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同期,重庆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完成666.3亿元,增长19.6%,辽宁增长7.9%,贵州增长了7%。二者差距明显。
事实上,即便是排名相对稳定的GDP前十省份间,一季度的财政预算收入也出现了明显分化。
7个已经公布财政数据的GDP十强省份中,同在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的预算收入相对平稳,分别增长了0.4%、0.8%、1.4%,近来经济表现亮眼的安徽则下降了1.3%。而去年GDP排名第7的湖北却增长了6.75%,同为10强的湖南、山东则保持了4.3%,4.5%的增长。
“这可能与地区间留抵退税政策的落地时间差和执行力度有关,”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告诉时代财经,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中央多次推出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政策,其中以2022年力度为最,而中央利好政策又以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主,这也导致了2023年初,税收集中入库造成了地方财政数据整体的高基数。
但地区间发展程度不同,面临的实际困难大小不一,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调整。“部分经济财政实力较好的省份,可以更早地推出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政策。而受影响较小的省份,则有可能在力度与落地时间上放缓,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省份间预算收入的高低差。”林江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的披露,2022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规模为历史之最,其中近六成为增值税留抵退税。如此庞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金额,在不同省份间有着不同表现。
2022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图源:图虫创意)
以目前一季度预算收入增速最高的重庆为例。据《重庆日报》报道,2022年1至11月,重庆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近400亿元。而据央广网报道,2022年4月1日至5月15日,一个半月时间内,上海留抵退税款就已达到377.6亿元,其金额接近重庆全年。
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是造成财政收入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受困近年煤炭价格的持续低迷,山西近期经济增长也较为乏力,因此其预算收入下降幅度高达16%。2023年,山西GDP同比增长5%,未完成年初设定的5.5%增长目标,亦低于5.2%的全国线。
进入2024年,山西经济尚未走出低谷,一季度山西GDP为5399.56亿元,经济总量与去年同期减少超400亿元,为全国唯一经济缩水的省份。
非税收入激增,支出增速停滞
“更应该关注财政收支的质量状况,”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看来,当前省份间财政收支的高低,并不能很好反映地区间真实的财政状况。个别省份的预算收入激增,很大程度上是非税收入增长的推高。
一般而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含了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二者所占比重常被作为衡量地区财政与经济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总体来看,在一季度地方税收增长因故放缓时,地方的非税收入得到较为普遍增长,部分省份增长超一成。其中,盘活存量资产、依法收缴罚没收入等成为地方非税收入高增长的主要支撑。
根据吉林财政厅数据显示,一季度吉林非税收入141.1亿元,同比增长41.3%,完成年初预算的32.1%,快于序时进度7.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2.9亿元,增长1倍;政府住房基金收入20.6亿元,增长29.7%;罚没收入18.6亿元,增长58.7%。
除吉林外,重庆、贵州、内蒙古三省份一季度的非税收入增速也分别得到了53.8%、17.6%,35.5%。
一季度,地方非税收入收入激增。(图源:图虫创意)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地方债务压力与硬性保障支出。”赵全厚告诉时代财经,当前地方债务压力大,而一季度又通常是借债偿债高峰期,在今年税收因故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除了背靠中央支付转移等手段外,地方也在积极通过盘活国有资产、罚没收入集中缴库等手段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
而根据《财新》杂志报道,此前中央曾发文对12个地方债务高风险省份做出规范,其中就包括内蒙古、辽宁、重庆、贵州等。
除了高风险地方债务外,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硬性保障支出则是各省份均需面临的问题。
尽管多数省份一般公共预算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